设置

关灯

23 血缘王取代功臣王 (1 / 2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在陈县诈擒韩信时,韩信帐下大夫田肯曾经当场向刘邦表示祝贺。话很绕,首先说:“甚善,陛下得韩信”,说韩信抓得好。接着罗列秦地形胜,然后罗列齐地形胜,又说齐地和秦地一样重要、可谓东西秦,最后才说到他的建议:“非亲子弟,莫可使王齐者。”(《汉书·高帝纪》)这个人,后来再未出现。但司马迁和班固却颇为重视,都在刘邦传记中占了较长一段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件事情的疑点在于:在场诸王、列侯、文臣武将多得数不过来;当时是等级社会,在这种场合他根本就不算个人物,怎么能轮得到他出头露面表示祝贺呢?大家都还没有从震惊中醒过神来,他怎么能如此冷静?

        田肯这番话,怎么听怎么像是反话,像是拐着弯儿为韩信鸣冤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人长期在韩信帐下。大概知道刘邦和韩信的矛盾是从请封齐王开始激化的,拐着弯儿指责刘邦疑心太重、为韩信喊冤,说抓了韩信也不解决问题,关键是除了姓刘的谁也不能为齐王。刘邦一生重大决策的建议者,这样之前不知来历、之后不知去向的极少。此人可能是齐人;汉军方面长期在齐活动的唯有韩信。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他可能是准备拼了命为韩信喊冤的,准备死一个轰轰烈烈。没想到被刘邦当作重大建议,反而奖励了5百金。此人后来再未见踪影,大概是因祸得福、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置地买房当逍遥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不可能听不出来田肯话里有话。但在当时不宜追究,只能反话正听、难听话当好听话听、话里有话当话里无话听。事后,极有可能还就是因为这番话,刘邦开始考虑以刘氏诸侯王取代异姓诸侯王。这对于西汉是大事,可能就是太史公和班固都详细记载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异姓诸侯王、功臣王和刘氏诸王、血缘王的问题,刘邦的考虑和大家不一样。大家看到的是,刘氏诸王也是诸侯王、血缘王极可能还不如功臣王。刘邦看到的是异姓诸侯王是他姓旁人,刘氏诸王是老刘家自家人。换而言之,就是一般邻家大爷的考虑,自家人总比外人可靠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关键并非田肯建议,而是刘邦自己当局者迷,误以为防止诸侯王造反的灵丹妙药了。深层而言是将秦朝灭亡的教训归结为没有实行封建制度、照抄照搬了周公姬旦大分封的历史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公姬旦大分封是古代史上的创举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受封对象主要是姬氏一族,再加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主的宗法制度,后世一般解读为以血缘为根据的分封。其实,武王伐纣之后的分封范围很小,只是商之余民和远古圣王后裔,周族并无人受封。荀子曾经注意到周族无人受封,说商朝被推翻的直接原因是商兵临阵倒戈,周族中也就无人因伐纣而立功,无功自然不能受赏。(参见王先谦《荀子集解·儒效篇》注语。)其实还有一层原因,在这场革命中,只有以纣王为首的商部族的首领被否定了,之外绝大多数部族都参与了伐纣,首领地位自然不能被否定,也就没有空余位置。两层原因中,决定因素都是功劳。这一阶段分封的根据无疑是功劳而不是血缘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后,姬发很快去世,姬旦掌握了周王朝的最高权力。相对于全族无人立功受赏,他就好像一人专享了文王、武王两代人的功劳。兄弟子侄、族人都不满意,兄弟中排行老三的管叔牵头发动叛乱,最终酿成三年内战。从理念层面看,管叔坚持的是以血缘为根据,姬旦坚持的是以功劳为根据。这场内战就又是血缘和功劳的较量,姬旦最后的胜利就又是功劳的胜利。期间,中原和东方的部族首领跟着管叔叛乱或死或降或亡,空出大量位置,这才有了姬旦的大分封。姬氏一族除管叔一枝外,只要不是傻子白痴,都成为了不同等级的诸侯。显然,大分封的根据是功劳,之后继承的根据才是血缘。但嫡长子继承制太突出、太制度化了,导致后世普遍误读,刘邦只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