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九百九十一章 淘汰的歼八可以送人 (2 / 11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当初研制歼八战机,是因为国内缺乏中距拦射能力,在机头进气的歼八1战机定型之后,相关部门就再接再厉,把米格-23的机头嫁接过来,搞出来了歼八2战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款战机把机头给空出来了,可以安装大型的机载雷达,再搭配上中距空空导弹,就可以让空军获得最急需的中距拦截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,想法很美好,航空工业系统不给力,先进的机载雷达根本就捣鼓不出来,只能在原本的204雷达基础上发展起来208雷达,这货依旧是个单脉冲雷达,本质上就是个大号的雷达测距器,配合的霹雳-4导弹也是性能平平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歼八2虽然捣鼓出来了,却只是挂着怪蛇-3导弹的国产版本,也就是霹雳-8上天执行任务,一款专门为拦截作战设计的高空高速战机,却只能挂载近距格斗导弹,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。

        没办法,国内工业水平就这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国内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欠缺,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打算走引进的道路,试图用美制雷达和导弹让己方迅速获得战斗力,这就是和平典范项目,可惜,项目除了把歼八让美国人研究个透之外,啥都没有得到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入九十年代,引进了苏-27和配套R-27导弹,才算是让东方空军跨过了中距拦截的门槛,再后来,国内技术开始突飞猛进,各种机载雷达不断突破,不用说以前自己不能生产的平板缝隙雷达,就算是相控阵雷达,己方也已经能生产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按说,早期生产的那批歼八2也能升级一下,发挥更大的性能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有必要吗?

        海军急需的是歼十五,以及四代隐身机歼三十二,之后还可能会有四代重型机歼二十,在这种情况下,还用得上升级八爷吗?有那些资金,还不如多采购几架先进战机呢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