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 38 章 (1 / 9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“姐,学苑那边儿楼也要交钥匙了,你咋打算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两所大学建的家属楼也要交工了,占了自家三百零六平的院子,原本按二点五比一的比例返房子,能给返七百五十平。这年头儿家里人口都不少,建的时候,商品楼这一侧户型就比较大,从七十平到一百五十平的都有。可既便是一百五十六平的,自家都能分五个。谁住啊。雪雁就要了一栋一门一楼的一整层,两个大户型,三百一十平米,打通了,怎么都够住的。要一层是图着不用上下楼。住下的四百四十平就要了门面房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的人,都不认一楼。住一回楼,都想着往高了住,不怕高,反倒是怕底。一楼二楼又怕挡光,卖也是卖不上价的。雪雁主动挑一楼,人家学校别提多高兴了。本来她这种大回迁户,见不到钱,就不怎么受欢迎,那些抽到三四楼最火的的楼层的,就更讨厌了。她这样儿,人家最喜欢了。然后呢,因为守着批发市场,都觉得在这地方开店,想挣钱那是千难万难。你说就过个公园,顶多二十分钟的路程,有批发的地方,谁会花那个冤枉钱买零售的东西啊?所以,那门市房就不好卖,回迁的想要的也不多。雪雁说要门市,管后勤的领导还以为她是为了让自家孩子上学方便,有特跟学校卖好呢。特别的领情,原本换四百四的门面房,愣是给了三个一百八十平连着的大门面,多饶了一百平出去。就这,总平没有一百个门面,连卖带送的,都没卖完,剩下二十来个,还是几个家庭条件好的楼领导分了。都是掏了真金白银按一平米六十块钱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市场那边儿刚收了七个门市的钥匙,还没定下来干什么,这又来了三个,文强可不是得问嘛。

        问明白了,他好安排进货呀。他的运输公司发展得太快了。现在已经三十辆车了,六月份本地的菜下来之后,留了十辆车在家里运菜,剩下的二十辆还是往南方走,但是不运菜了。就拉货,接活儿。只是光复路市场各个点儿进货,都干不过来。最远都已经跑到特区了。一个星期路一趟,半个月一来回。自家那咸菜,自打买了打包装的机器,分袋子装了,方便运输,保存的时间还能长几天了,文强就从来不跑空车,往南走的时候,拉上一车,跑了几个月地头也熟了,走到哪往熟人那儿卸上半车,一点点的,市场也就打开了。现在都不能中途,光是京城一个地方,一星期运去十车差不多两万斤,都不够卖的。因着跑的地方多,对各种厂子都熟悉,自家要干什么,那是万万不可能在当地批发的,肯定要到源头厂家进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六个连着的,做服装鞋帽批发,沈大哥他们家专做女装的。咱们不,咱们批内衣,运动服,童装。运动鞋皮鞋还有帽子箱包啥的。单独的那一间,批发文具。附近学校多,零售也能卖不少。学苑这边的三个门市一个还做饺子馆,一个开超市,一个卖文具工艺品什么的。你们跑南边儿那小商品批发市场,回来不是说那边儿啥都有卖的,还特别便宜吗?就从那边儿进货。房子下来,我跟你们跑一趟,去看看货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雪雁早打算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罗刚在省城干了半年,给自家盖楼雪雁也都是按着市场价给的。楼盖完了,那活儿也不断,这半年就挣了好几万。后来一想,干脆全家都搬过来算了。也在学苑买了楼,就在雪雁楼上的二楼,买了一户。苏玉梅在县里的服装店,给她妹妹干了。她妹子没有她手巧,不做衣服,就专门批发加零售了。那院子也给她妹子白住着呢。原本是想卖,罗家毕竟跟自己关系不一般,雪雁多说了一嘴,没让卖那院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罗家搬来才一个月不到,雪雁跟苏玉梅早商量好了,市场那边儿能开业就合伙批服装。苏玉梅是熟手,雪雁投钱,进货。收益对半分。那么些店,一个人肯定看不过来,就算是打通了能互想照看着,最少一个屋得留一个人,还得雇上几个男的当力工搬货。这个到是好找,丁大哥在镇上,这半年可不光是给大半个兴隆镇的农田都改成了经济作物,一个镇上复员没有安排上工作,人又不错的退伍兵,都给安排工作到厂里来了。咸菜的销到外省之后,现在一天接近三万斤的销量,厂里的工人已经七十来个了。大部分都是兴隆镇上的年轻人。那么大的一个镇,那么些自然村呢,有那灵透的年轻小姑娘,找上十个八个的来城里卖货,那还不容易嘛。又是乡里的名义找的工,进的也是老乡的厂子,管吃管住的,家里也没什么不放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最早的一批都分了房子的事儿早传得十里八乡都知道了,自家说要雇工,风声一放出去,那名额都能抢破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