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执掌大明 第二十五章 廷论二 (3 / 3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“扪心自问,你们整天把孔圣人挂在嘴边,那朕就问问你们,你们真的做到了孔圣人的标准吗?你们枉读圣贤书,何谓孔孟之道?孔夫子说的君君臣臣,本意是君待臣有礼,臣事上以忠。孟子说得更透彻,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。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结果你们曲解成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孟子还说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孟子又说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这些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,你们可曾有真心去探索先贤的思想”?

        一口气说了这么多,朱厚照也觉得口干,抓举被子灌了一大口水,指着跪在地上的百官说“你们只会为自己着想,只要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,那就是苛政;只要朕不符合你们心中所想,那朕便是昏君。作的一手八股好文章,就能位居高堂把持权柄,这是先贤的思想?科举改革的真正含义是要培养各种人才,简单点说,是人都要生存,要吃饭,儒家和八股能让地里长出庄稼?是人都会生病,儒家和八股能治病?现在西山何以能亩产三石?就是因为朕让他们认真研究了土地、稻种以及禾苗等才有的结果,儒家和八股能做到吗”?

        那位青布素衣的儒生站了出来说“陛下,我们从来没有认为科举改革是苛政,只是觉得不公平而已。凭心而论,读书人的目标就是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。至于说到出仕为官,那也是为了一展胸中抱负,为朝廷为社稷为百姓,不能算是私心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说得好,天地立心,朕很欣赏道德经的一句话,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,说的就是天地没有感情,世间万物一视同仁,人之所以可以超越万物成为世间主宰,是因为人有心有感情,也就是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,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”,朱厚照看着那位儒生,眼神锐利,这位儒生气质很特别,那种上位者的气势此刻很明显,即使面对朱厚照脸上也没有恐惧的神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厚照淡淡一笑说“至于说到为生民立命,朕不否认,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有家国情怀,但这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要实干,科举改革增加算学、力学、化学就是为了解开世间万物的迷雾,让人们更加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。不去实践检验,只说空话,是否就能为生民立命呢?朕很庆幸,朝中有许多人愿意放下身份去参与实践检验,包括这几年的科举状元等年轻的士子,他们不也一样寒窗苦读饱读诗书吗?为什么他们还愿意为了学习新的知识,放下身份去西山参与呢?难道说他们做的事情不值一提,抑或是你们认为你们更高贵,无需这么下作呢”?

        这话说的有点重了,不少士子都忿忿不平,那位儒生还待开口,朱厚照直接手一挥“朕帮你说吧,你是想说为往圣继绝学,故“往圣”者,孔子、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;“绝学”者,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。是不是”?朱厚照轻视一笑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位儒生脸色骇然,若是之前还算镇定,现在被朱厚照看透心底,他的镇定再也无法保持,只觉得朱厚照就是个妖孽,来之前他认为朱厚照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,经学之道应疏浅,谁知道朱厚照面对众人侃侃而谈,古籍经著了如指掌,眼神更是犀利,直接穿透人心,这不是妖孽是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颜雪峰看着朱厚照两眼发光,喃喃自语说“我等之辈在陛下面前就是萤火之光,怪不得伯安兄等人皆在臣服在陛下面前,就连高傲的唐伯虎都甘愿俯首,我初以为不过是迫不得已,没想到陛下学问如此高深,真是惭愧”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笔趣阁;http://wapk.tvgua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