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三十三章 新式宫殿 (3 / 4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朱厚照看着两人怀疑的眼神,呵呵一笑,拍着手说“你们放心大胆的去干吧,本宫没有那个底气是不会乱来的,到了年底你们就会相信了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带着将信将疑,两人回到了西山,王守仁不死心,特意去了水泥厂和瓷砖厂找师傅细问,师傅也不懂,只说水泥和瓷砖的制作工艺其实很简单,成本也低。王守仁看着仓库里堆得整整齐齐的水泥和瓷砖,心想这真的能带来收益吗?

        清庆宫在朱厚照的督促下进度加快,水泥和钢筋的使用让工程变得更为简单,打好地基后,地面建筑就简单很多了,基本框架搭起来后,开始内部的装饰,今天,从西山运来一块块大大的玻璃,按照朱厚照的图纸,工匠们开始安装玻璃。现在的玻璃比早期的红木镜玻璃改进了工艺,宫殿用的玻璃比红木镜坚固许多,但限于现在的工艺,还无法生产后世那种坚固的钢化玻璃,考虑到安全,朱厚照没有采用落地窗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面玻璃安装上去后,朱厚照认真的看了看,用手推了推,挺坚固的。屋内的工匠开始找平地面,准备铺设地砖,墙上已经抹了一层白石灰,工匠准备贴上带花纹的墙布,这种墙布就是改良后的织布机织成的,这种墙布是主要是麻,辅以丝,摸上去有着柔和的手感,在阳光照射下,嵌在里面的丝印会呈现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古代的织布机织布的时候需要有人相互配合,但即使如此效率仍然低下,朱厚照看了皇宫张皇后的织布机,就萌生了一种想法,在原有的织布机上加入飞梭,提高织布效率,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,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。坤宁宫有了这种飞梭织布机,效率是提高了,但很快也把宫中的棉纱都用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张皇后就说“照儿弄的织布机是挺好的,但就是费纱”。朱厚照听说了这个事后,又亲自去看了张皇后用的纺纱机,明朝的纺纱机基本都是元代黄道婆发明改良的三锭脚纺车,这种三锭脚纺车代替了过去的单锭手摇纺车,脚踏的劲头大,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,同时能纺三根纱,速度快、产量多。但相比于飞梭织布机,这种纺车的效率还跟不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厚照看过后,笑了笑,脑海中浮现出英国工业革命,英国工业革命的序章就是从纺织业开始展开的;朱厚照结合珍妮纺织机和水力纺织车的优点,改良成接近现代化的走锭精纺机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厚照改良织布机和纺纱机原意是想为张皇后织布可以轻松些,随即意识到这是一个解决底层百姓无地可耕、无事可做的有效方法,同时也能解放明朝妇女。因此,朱厚照下令西山制造精纺机和飞梭织布机,准备建设纺织厂,招收女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里需要科普一下,很多现代人认为明朝妇女的地位低下,不能抛头露面,并有缠足的恶习。其实不然,首先探究明朝女性地位不可避免涉及到女性贞节问题,在程朱理学、三纲五常的思想迫害下,明朝对女性的要求是丈夫死去,守节;未婚夫死去,守节,被男子调戏,需寻死,贞洁高于生命,女性人格遭受了严重的禁锢。这个是事实,确实是对女性是非常不公平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