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43 刘邦的心机与迟到的变化 (1 / 2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回真的有人谋反了,刘邦偏偏没有立即相信、更没有马上带兵出征、甚至也没有请人来商量,而是请了病假。“先黥布反时,高帝尝病,恶见人,卧禁中,诏户者无得入群臣”。面对接二连三的谋反,刘邦身心俱疲了,有人造反也无所谓了。谁也不准来,来了也不见。(本小节引文出自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英布传记的不一一加注。)

        英布反了,不仅皇帝刘邦不急,丞相萧何也不急,军师张良本就不出门、更不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连十余日,大家都很着急。无奈之际,周勃、灌婴牵头找樊哙想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樊哙一贯责任心很强,既是老功臣又是刘邦亲戚,“乃排闼直入,大臣随之”,领着大家闯进皇宫、一路闯进了刘邦卧室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正枕着一个宦官休息。这也是刘邦的一般姿态,与韩信类似,是在沙发、椅子、板凳、马扎都尚未出现的环境中,是在席地坐卧习惯下的常态,只是作为皇帝、阔气了太多——枕着活人,一个可以自动调节、自动跟随的枕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樊哙满腔热情、痛哭流涕说:“始,陛下与臣等起丰沛,定天下,何其壮也!今天下已定,又何惫也!且陛下病甚,大臣震恐,不见臣等计事,顾独与一宦者绝乎?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邦这才笑着起来办公,但不是立即派兵,也不是召集诸将讨论对策,而是郑重其事、派人请丞相萧何前来相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此人,表面无可无不可、甚至像是有点没注意、谁在跟前说话就听谁的,其实是在茫茫人海中历练出来的、心机颇深。若真是个没主意的,如何能在秦末天下英雄大争之中最终胜出?那岂能是偶然?!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是需要找谁商量的时候就找谁商量。自己倾向肯定的时候,找肯定的商量,让肯定的意见从对方的嘴里说出来;自己倾向否定的时候,找否定的商量,让否定的意见从对方嘴里说出来。这样,一则确实可以坚定自己又完善自己,再则对方会感觉受信任、受重用,三则努力增加英雄所见略同,努力减少不同意见。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这套办法,感觉越来越好用,便坚持下来、形成了习惯。刘邦用人也疑、疑人也用,天下英雄、尤其是读书人大都归拢到他的大旗下,这是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