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32 韩信策反 (1 / 4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汉十年后九月,代相陈豨造反、形成相当于内战的大规模叛乱。这一次不仅不是刘邦有意挑动,而且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。幕后策划者,就是已经成为淮阴侯的韩信。(本小节引文出自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韩信、卢绾传记的不一一加注。)

        陈豨(?―前195年),也是较早独立起义响应陈胜、吴广的义军领袖。秦二世元年率领所部5百人在山东菏泽一带加入刘邦集团。因为后来谋反,他的功劳被蒙上了历史的尘埃,只是功臣表中还有寥寥数语。西汉功臣中这样的功臣有的是,不只是樊周滕灌等留下传记的若干位——有兴趣的读者朋友略加比较就能明白,只有拂去历史的尘埃才有可能想见他们的风采。

        陈豨加入汉军初期的作用,类似郦商,常常负责小规模独立活动。萧何经营关中,他的部队可能担任留守。楚汉相争的大部分时间,他都没有在中原前线。他的战功,主要就是起义初期、入关中、出汉中、平定三秦这一阶段,战争规模还不大,功劳也就不大。虽然也是汉军的方面统帅,第一次分封诸侯并不在其中。但和刘邦关系很好,中后期的工作主要是担任刘邦的高级信使,被军中视为幸臣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白登突围之后将樊哙留下负责当地。樊哙和周勃都属于汉军的主力机动兵团,不可能长留代地。回到长安后,就选择陈豨担任代相。陈豨因此被赐封侯爵。刘邦特别说明,“豨尝为吾使,甚有信。代地吾所急也,故封豨为列侯”(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)。这是公开或有意宣称——陈豨很可靠,功劳或不太够,但因军情紧急需要重用而封侯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没有意识到,陈豨和韩信的关系也不错。刘邦汉中拜将时,诸将大多是丰沛子弟,资格、关系很硬,大都有点反感韩信、不买账。陈豨是当时还为数极少的非丰沛子弟,自然不反感。后来担任高级信使频繁来往,刘邦和韩信对彼此的真实态度可能很早就看在眼里、记在心上,也就将二人之间的是非看在眼里、记在心上了,几乎是本能地同情韩信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刘邦身边工作人员这个特殊功臣群体的一大特点:大都独立性较强,保持了独立的是非标准,不迷信刘邦;无论大事小事,刘邦的决策和他们的是非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,往往能有独立的判断。在刘邦和功臣集团博弈的全部过程中,将一再表现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推而言之,这更是整个西汉功臣集团的一大特点,又是西汉不同于此前此后历代皇朝的思想层面的原因。其历史渊源,自然就是春秋战国那个伟大的时代了——天子式微、诸侯国君也式微,上古中国贵族“大家”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独立性更加趋强,经济权益独立、政治要求独立、思想意识独立。所谓兼并,只是经济独立、政治独立的自然表现;所谓百家争鸣,只是思想意识独立的自然表现。秦皇朝实行专制统治,虽然试图全方位扼杀这种社会独立性,但时间短暂、并没有能够成功,秦崩溃之后,反而是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,先是表现为各路义军将士的特点,后来又表现为汉军将士、西汉功臣集团的特点。

        陈豨要独立应付匈奴了,上任前来到淮阴侯府上,作为刘邦的亲信近臣、向已经被刘邦降为淮阴侯的韩信登门请教。

        韩信被降为淮阴侯、住在长安,并非软禁。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,可能还没有出现此类不阴不阳、小人做派的名堂。韩信传记中,有两件事情反映了他这一段的生活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是还能和皇帝讨论问题、打嘴仗。例如二人讨论带兵能力,那需要相应的环境、氛围。如果是被软禁,便是刘邦想讨论,韩信会不会捧场呢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