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12 刘邦用人也疑、疑人也用 (2 / 2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古人讲究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,或是现实,或是提倡,刘邦却是实在做不到。他是典型的用人也疑、疑人也用,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中都明明白白记着。他自己宣扬能用人,后世也鼓吹他能用人。他的成功,可能正在用人也疑、疑人也用。他的三个主要重用对象——萧何、张良、韩信——都痛苦地、一再地感受到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最早并始终重用的是萧何,最早并始终怀疑的也是萧何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起家的沛县起义,从组织发动到起义成功的核心都是萧何。萧何原来是秦皇朝的沛县主吏掾。县一级的掾相当于县政府的科局长,主吏掾相当于县委组织部长兼县委办公室主任。公门里边好修行,萧何人又精明,人缘超好。刘邦成为首领,是萧何带头推举的结果,有点像是由于胆大不怕死而被推选的董事长又兼职业经理人,萧何自己则主动退居大管家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最初起义的3千沛县子弟都知道萧何才是真正的创始人。这种格局,无法改变。刘邦不是无端疑心之人。在汉军内部,有力量轻松取代他的唯有萧何,甚至无需刀兵。汉军的核心、骨干、老本,就是沛县起义那3千人。而那帮老人最初是萧何纠结起来的,是他刘邦的,又是萧何的。能一句话给了你,怎么不能一句话拿回去?!这让他如何放心!直到临终之时,刘邦最不放心的可能还是萧何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张良,不是刘邦不怀疑,而是张良能让刘邦不怀疑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良在汉军中的角色是军师、谋臣,基本没有自己的部队。没有人马,也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。第一次酝酿封功臣时,张良和萧何一样,都没有战斗功。刘邦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,明确表态:“运筹策帷幄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自择齐三万户。”张良似也早有考虑,立即表态:“始臣起下邳,与上会留,此天以臣授陛下。陛下用臣计,幸而时中,臣愿封留足矣,不敢当三万户。”(《汉书·张良传》)需知,长沙王吴芮拢共才2.5万户。刘邦对张良确实大方,而萧何显然没有得到这个待遇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张良自己不放心、甚至很不放心,是极少数功成身退者之一,更是最早的、第一个功成身退者,等于刘邦称帝之后就隐居了,可谓第一个大隐隐于朝的。汉军进入临时首都栎阳、有了自己的宅子,就不再上班,除非刘邦找上门。

        拉开一点距离就能看明白。张良出谋划策,是在推翻秦皇朝和楚汉战争阶段;进入刘邦和诸侯王之间的内战阶段,早早就已经抽身事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位顶级大功臣中,和刘邦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是张良,楚汉战争的五年基本没有分开过。对刘邦最为了解的是张良。他不仅早早功成身退,更是早早将刘邦当(dàng)皇帝对待的,看看上边那番话:说自己在留地加入刘邦一伙是“天以臣授陛下”;说自己的谋略见效是“幸而时中”;而“臣愿封留足矣”,那是将留地当成自己的革命纪念地了。这是向皇帝表忠心!这种意识得超前多少年啊!张良如此这般,显然是知道刘邦打算当一个什么样的皇帝,但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。

        对张良最了解的可能也是刘邦,似乎也知道张良这个底线。和诸侯王的七年内战中,还真的没有硬要张良出谋划策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二人,有点知音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最为重用的、最不信任的都是韩信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笔趣阁;http://wapk.tvgua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